一、初级阶段的探索性综合版画教学
(一)搭建1—2年级版画框架,明确教学内容与方向
1—2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手脚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且刚刚接触版画,此时学生对版画处于未知的状态,教师可以灵活安排美术创作材料,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探索版画。教师需要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版画热情为主要目标,为学生搭建充足、丰富的探索空间,让小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版画活动的乐趣,从而形成对版画艺术的浓厚兴趣。结合1—2年级段小学生的综合情况,教师可以引入较为简单的拼贴、实物押印、对印版画、实物粘贴版画等,利用材料丰富又易于制作的版画形式,使学生了解版画的趣味性和复制性。粉拓对印版画是指学生利用颜料和纸张对折压印出具有对称美,同一画稿不同视觉美的美术作品。实物押印版画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拓印制作,如萝卜、苹果等蔬菜水果切面,也可以是生活中不同物体,树叶、绳子、搓纸团或利用小刀雕刻出的多面图形,材料切成平面,涂上不同的颜色,在纸张上印出丰富的图案,形成自然美感的画面。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给学生更大程度地观察自然界事物微妙特征与不同美感表现形式,便于此年龄段学生操作,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开放性思维培养。
(二)设计探索性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版画的兴趣
在1—2年级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版画艺术,教师围绕“激发兴趣”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立足小学美术教材内容,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引入版画艺术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版画素材与操作材料,构建空间充足、材料丰富的探索性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一环境中能够主动探索,结合自己现有的认知尝试绘制,在绘制活动中感受乐趣,体会版画艺术的神奇之处,从而形成对版画艺术的热爱。
以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压印的花纹”和二年级下册“切开的果实”课堂教学为例,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选用生活中的不同纸张,不同水果蔬菜的切面图案或生活中的实物来印花纹,以滚动印、押印、拓印等方法印出有趣的肌理,通过课程活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版画复制性的初步理解。一年级课程“动物的花衣裳”“壮观的大世界”,二年级课程“美丽的叶子”,学生可以对大自然的色彩与形状,通过欣赏和评述进行了解,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形状、色彩、花纹,感受自然景色的壮阔多变之美,再以压印花纹、剪形状、拼摆、粘贴或实物押印粘贴的方式表现大自然的美。课程引入版画艺术,先给学生展示对应主题的版画作品,提出疑问引起兴趣:“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色彩图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
”再通过给学生观看相关的版画制作视频,“哇!原来制作过程这么简单有趣!”学生对版画艺术形成初步认知。教师在学生创作前给学生欣赏大量素材图片和大量可能性材料,提出探索任务:“请大家描述自己最喜欢的风景颜色,为动物做一件花衣裳。”以此构建探索性版画空间。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保证版画空间的探索性与丰富性,一方面在提出任务后让学生自己探索,教师避免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预;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材料,比如树叶、树枝、干花、苹果、梨子、安全树脂刀、多颜色的颜料等,并对于好的方法给予肯定。在这一过程中,班级学生纷纷投入探索性活动中,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展开创作,感受拓印的奇妙,借助版画语言表达不同的自然之美,培养学生对印版画兴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中级阶段的参与合作性综合版画教学
(一)搭建3—4年级版画框架,奠定学生参与基础
3—4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版画艺术活动参与经验,动手能力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可以通过多种版画形式表达自己眼中的景色。此时,教师搭建版画学习框架,选择丰富的版画内容,以参与互动为核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版画参与环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合作性的版画艺术活动形式和内容,形式上比如重叠色彩刮蜡版画、吹塑纸线刻版画、填彩版画,弹涂、漏印等纸版画,可以同民间剪纸、叠色剪纸、撕纸画和拼贴结合,基础能力好的同学还可以尝试胶板和KT版绘。内容上可以选择主题性系列内容,如疫情活动、爱国环保,也可以是民间艺术节日活动、城市特色等,进行综合版画拓印拼贴构成画面设计。教师提出以小组为单位,请大家分别观察构思和创作出草图,通过分组版画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团结协作。
实物粘贴版画是指学生利用自然物品,比如树叶、布片、草根等涂色画印,或直接粘贴石膏粉定形,形成丰富图案肌理和凹凸的版画形式。教学活动中引入实物粘贴版画,需要为学生提供KT板、胶水、黑色油墨、滚筒、勺子、宣纸、实物、树叶、布片、铅笔屑、彩色颜料等。漏印和弹涂纸版画是利用版画的凹凸层次关系,以拼贴上下层次和刻剪漏孔成形,再用板刷涂水粉颜料绘制或弹出底板形象,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材料为内容服务,可以多种材料综合制作,给学生多种版画表现参与的可能性,这种版画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内容丰富的作品依靠学生一人无法在短时间内单独完成,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在合作活动中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参与互动性。
(二)设计合作性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版画参与体验
在3—4年级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版画艺术,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1)本阶段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版画活动参与经验,对版画艺术具有一定的认知与兴趣,且能够掌握操作基础版画创作的流程,能够接受更复杂的版画艺术活动。(2)中段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思维,此时让学生合作操作既能够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够强化美术活动的交流性,集思广益。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完成版画艺术活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审美意识与美术素养,形成良好版画艺术参与体验。
以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和我的小伙伴”单元中“表情丰富的脸”“课外活动的小伙伴”“我喜欢的运动”课堂教学为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在实践中理解人物表情动态结构,课程引入纸板版画艺术,可以运用吹塑线刻、填色对印、叠贴纸板拓印等综合纸版画进行探索表现。通过合作造型分解制作步骤,体会人物的表情,动态地表达和课题中小伙伴的友谊。教师根据课题在实际过程中的发展方向,进行班级各小组合作完成本次活动任务的分工指导。小组活动分工如下:(1)两名学生分工协作,分别负责观察与表达,合作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刻线填色、拓印、晾晒修改等,合作完成。(2)一名学生观察然后仔细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一名学生提出补充构思方法的建议和可以选择的材料,其他组员补充,最后小组商议运用纸版画印压的方式和各自的任务目标,将所表达的内容合作完成。
以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变照片为黑白的画”和第四单元“我的版画乐园”中“蜡和笔的乐趣”“拓印的魅力”“弹涂的趣味”课堂教学为例,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吹塑线刻版画,重叠色彩刮蜡版画,漏印、弹涂孔版画,实物粘贴、叠贴纸板拓印等综合版画的探索。或每个学生同一题材的不同版画作品组织成一幅完整的系列绘画长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能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性,并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版画知识。在本次活动中,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各自分工,互相配合完成版画艺术活动任务。通过不同的分工,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呈现有序化、秩序化,且学生之间的配合良好。一些学生在合作互动中不断提升自己对美的感知与观察水平,精确描述物体的细节,致力于将物体的不同角度真实还原。相较于低年级段的版画艺术活动,中年级段版画艺术活动重点在于“参与”,合作的方式能够深化学生的参与,互动交流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多地发现表达美的角度,强化学生的参与体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美术素养。
三、高级阶段的自主性综合创造性版画教学
(一)搭建5—6年级版画框架,丰富版画活动内容
5—6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审美素养,且学生的自主性不断增强,自主意识愈发明显。此时,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设计版画艺术活动,需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454.html